科学防汛防汛抗洪安全知识指南
【科学防汛】
防汛抗洪安全知识指南
入夏以来,我省陆续进入汛期,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高强度、连续性降水的集中以及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旱涝灾害的发生,并引发次生灾害。汛期到来时,各地防汛指挥部门高度重视,提前做好了应对措施,减少因为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暴雨预警发布后,我们该如何正确防范?汛期又该如何避险自救?本期《生活》将通过普及防汛抗洪避险基本知识,强化人们预防意识,提高避险和自救技能。
城市防汛及家中积水应急措施
城市防汛及易发生区域: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当你所在的城市天色突变、乌云密布,尤其是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黄色或以上级别的预警信号时,就要提高警惕了,谨防超强降雨。范围集中、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易发区域有:城区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与车库等地下空间、危旧房与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家中积水如何应对:不要以为在家里就可以高枕无忧,超强的暴雨洪水也会威胁到地势较低的居民住宅区,应提早预防。
家用常备求救物品有哪些?首先,收音机可以帮助我们接收天气、洪涝预警信息。收音机大都使用电池,不需要接通家里的交流电源,在抵御洪涝灾害时很有用。其次,哨子是我们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准备。手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晚上的时候安全撤离,也是重要的求救信号。救生衣和救生圈是我们防止溺水的保护工具。
居家自救:
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或网络等渠道关注天气预报,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2.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当低楼层住户有积水浸入室内时,立即切断所有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3.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暂时没有进入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人员转移的准备,整理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4.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需用品,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5.在家中常备一些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哨子、手电等物品,可带在身边。可随身携带水果刀、打火机、创可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
6.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户外自救:
1.选择距离较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避险场所,如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楼房牢固的学校、医院等。注意:当水漫入地下商场时。应迅速断电打开应急灯,并从安全通道有序撤离。
2.在预警平台接收到完整的预警信息,然后这段时间尽量避免外出,保障人身安全。若必须外出时,建议乘坐公交车,并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3.注意易涝点标识,如在城市的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城、地下车库等都是容易发现内涝的区域。记住在有暴雨预警的时候,不要在易涝点停留。
4.若自己开车通过有积水道路,如不熟悉路况,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观察水的深度,切勿盲目通行。
5.若是开车经过的桥下涨水时,一定要弃车逃跑,被困在车内,一定要用车内可利用的物品敲碎车窗,快速逃跑至安全地带。
6.下暴雨时,注意街道的井盖是否被掀起,排水管可能从明流变成有压流,容易把井盖顶开,此时水面上会形成漩涡。行人应注意路面情况,避免不小心跌入井中,造成人身伤害。
7.远离电源、电线杆、变压器等,避免漏电,导致触电身亡。
8.远离墙体,避免因墙体倒塌而被掩埋。若洪水进屋。首先应拉下电闸。逃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9.在山区,如果遇到山洪,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等带来的伤害。
10.洪水过后,一定要避免饮用未煮沸的生水。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出行中的避险与自救
雨中行人尽量不要赶路,并要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下、低洼地、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要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有警示标志的地段切勿进入,应绕行。注意多观察,及时避开缺失井盖的收水井。
行人如果在路上遇到洪水,一定不要慌张,尽量屏住呼吸,想办法抓住地面上的突起物,争取站起来。发现他人被洪水冲倒,要沉着冷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帮助其从水中站起来。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消防、公安等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援助。
此外,在突遇洪水时,要学会利用身边的物件进行自救,比如双肩背包或冲锋衣等随身物品防止溺水。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能产生较大浮力的物品。棉质衣服和背包吸水性好,浸水后只会变得更加沉重,在这个时候会变得很危险,而化纤材质具有疏水性,把背包内部清空后,会产生一个充满气体的空间,气压和材质本身的疏水特性会让水浸入背包的速率大大减缓。
如果只有一只背包,不要将其背在身后,而应该背在胸前。如果有两只背包,则可以前后各背一只。如果有防水材质的卫衣或者雨衣,可以将其下方扎进裤腰,使上方空间内充入气体,这样也能提供相当程度的浮力。
行车突遇暴雨应对方法
1.如果在行车时候遇到暴雨要特别注意,不要冒险把车开到有积水的地方,切勿驶入立交桥的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停车的时候尽量选择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防止车辆进水。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如果车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启动以防止发动机进水。
2.如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应解锁车门,打开车窗,观察水线位置和前车情况,随时准备逃离。
3.车辆驶入水中后,应尽快解开安全带,打开中控锁和车窗,充分利用可逃生的两分钟及时脱险。有天窗的车辆,可以从天窗逃生。
4.当汽车已经没入水中,车门无法打开时,应尽可能冷静,调整呼吸,等待水慢慢浸入,在车内快要进满水,内外压力相对平衡的时候,才有可能打开车门。
5.汽车没入水中应尽量从后座位置逃生,这是因为车头引擎较沉,落水后下沉速度快,因此应尽量从车后座逃生。
6.如能从车内打开后备厢,可从后备厢逃生,如在客车中,应直接从最近或者最上方的窗口逃生。
7.如车门和车窗无法打开,可用尖嘴锤、备用锤或其他坚硬物品猛砸车辆侧窗的四角。
如何避免暴雨时的雷击
户外: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不要拿着金属物品接打手机。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或者用电器的接地线。
室内:打雷时,首先要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线。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暴雨山洪出现时如何应对
暴雨洪水发生前: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气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暴雨来临时采取防范措施有哪些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小知识
季风形成的原因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的夏季风是汛期的幕后“推手”。我国的夏季风系统受到来自中高纬冷空气和低纬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暖湿气流主要由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输送和来自南海及西太平洋的东南水汽输送组成。这两支水汽输送还会受到来自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强弱的影响。南海季风一般在5月下旬爆发,是我国即将进入主汛期的标志。
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气压随高度变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产生从大陆指向海洋的水平气压梯度,空气由大陆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了与高空方向相反气流,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