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学思践悟 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统筹谋划、整体战略部署。对于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铿锵有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和围墙,攸关国家战略需求,必须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调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 塑造新动能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它属于国家战略需求新领域,能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塑造新动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科技在变,时代也在变。以往我们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而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面对来自外部不断升级的封锁、打压和遏制,这种创新路线越发艰难。继续对国外技术的依靠已变得不太可能,也会削弱我们的自主性和影响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躲不开,也绕不过。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是通过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主权,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开辟新赛道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指明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则成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的新赛道。必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战略性支撑,也代表着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实现。 新赛道绝不只存在于所谓纯粹知识领域,而是代表着未来的产业能力提升。脱离产业创新能力实际需要的科技是空中楼阁,脱离产业链的创新链也难以真正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产业链的创新链,确立何为关键核心技术和怎样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用于产业能力提升;二是要把产业能力与国家主权紧密结合起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也就是要聚焦国计民生、战略安全等关键领域,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重点基础领域短板弱项,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和创新生态培育。例如,建设数字中国,就是要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攻破如控制软件、智能生产、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这类关键产业数字化领域,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这类有先发优势的重大攻关,以“锻长板带动补短板”方式突破芯片这类关键核心技术整体进步。 激发新活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之所以是一场攻坚战,就是因为关键核心技术犹如一场战斗的关隘或要塞,属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点。若不能攻克,就会影响局部战局或阶段性整体战局。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集中优势“兵力”获得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或自主权。这里的“兵力”对于高科技发展而言,是新的战斗力,是新的创新活力。获得这种新活力,在于构建一种高效的产学研用体系。“用”是坚持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产”是加快建设具有创新主体地位的世界一流企业,“学”是加快建设能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研”是致力于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科研机构。要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使生产协同与创新协同同频共振,最终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在国家层面,新的创新活力,在于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瞄准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变革,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辟崭新局面。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型举国体制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姿态,推进高层次的产业国际合作。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不在国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对国际创新资源的利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是基础性支撑,要努力培养更多自己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要引入世界级高层次创新人才,如此才能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同时,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必须把国内外产业链创新链结合起来,创造有利于最大范围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国际空间,才能取得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胜利果实。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