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网可以买世界杯彩票(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2021年10月2日出国,2022年11月17日回国,24岁的中国网球选手袁悦在海外征战了410天。在这段被她称为“奇妙的冒险之旅”中,袁悦辗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二十几个国家,参加了大大小小35站比赛。
离家时,袁悦的世界排名还在第322位,再回家时年终世界排名定格在了第74位。这一年,袁悦职业生涯首次进入前100位,首次参加大满贯正赛,并在美网打进32强。
漫长的赛季中,袁悦很多时候都需要独自旅行,“人在囧途”的事儿没少发生。诸多艰辛背后,袁悦依旧是那个爱笑的姑娘,不攀比,也不着急,“我一直坚信一句话,成功不取决于你一天做了什么,而取决于你每一天做了什么。”
日前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袁悦总结了这个曲折、起伏的赛季,她说只要够努力,总会有完成突破的时候。谈及下个赛季,袁悦不想设定明确的目标,她说只要比这个赛季好就可以,“做好每天应该做的,结果让它自然发生吧。”
这一年很神奇,世界排名首次打进前100
10月17日,凭借在拉斯维加斯拿到的ITF60K冠军,袁悦世界排名来到第83位,生涯首次跻身前100位。那一天,袁悦把世界排名的截图发在了朋友圈,“当然要拍照纪念啦,又不是每次都能把球打进去。”
职业网坛,“100位”像是个分水岭,这基本也是大满贯正赛签表入围的截止线。疫情前,袁悦世界排名曾到过200位左右,但此后受疫情影响,参赛数量锐减,排名一直没能上去。
赛季初,袁悦也想过是否有机会进到前100位,只是没想到过程这么曲折和突然。“就感觉这一年挺神奇的,挺曲折,起伏也挺大。”年初有段时间,袁悦世界排名打到过150位左右,也给了她冲击前100位的信心。但之后遭遇两次连败,排名停滞不前。
“当时也没什么别的选择了,被逼到这份上,除了继续往前走,没有退路。”漫长的赛季总有状态起伏的时候,袁悦说要学会接受。
直到赛季最后一个大满贯赛美网,从资格赛打起的袁悦连胜5场,不仅拿下大满贯正赛首胜,还一路打进32强,世界排名来到100位门外。从美网到赛季末这两个月,袁悦打出了20胜5负的战绩,胜场数占到全年胜场数的一半。
从过程上看,美网像是袁悦这个神奇赛季的转折点,但她并不这么看。“这之前,我做了很长时间的铺垫,为了目标每一天都在努力。”看上去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突破,但袁悦说就算不发生在美网,也会在后面的某一个比赛中完成,“我一直坚信一句话,成功不取决于你一天做了什么,而取决于你每一天做了什么。”
11月21日,袁悦的年终排名定格在第74位,这可确保她下赛季进入不少巡回赛的正赛或预赛签表。排名上来了,袁悦下赛季会尽可能参加一些高级别比赛。不过她也做好了准备,万一在巡回赛打得不好,还是要短暂回到ITF打一些低级别比赛,维持排名和状态。
在美网,袁悦收获生涯最高的18.8万美元的单笔赛事奖金。据WTA官网数据,袁悦本赛季奖金总额为38.9万美元。但在扣除相关税费和各种花销后仍显捉襟见肘。袁悦本赛季请过一个医生和体能教练,再加上技术教练,整个团队开支不小,“如果光靠奖金的话,挺难做到收支平衡的。”好在除奖金之外,国家队、广东队和山花网球俱乐部都会给袁悦相应的支持,“多亏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接着打下去。”
大满贯初体验,输得太快都来不及紧张
“每一个打网球的人最终梦想都是大满贯,其他比赛都是在为大满贯做准备,只有大满贯才是真正实现梦想的地方。”2020年澳网,袁悦开始了首次大满贯之旅。但直到今年温网,袁悦才完成大满贯正赛初体验,只是幸福来得太突然,突然到她都没时间回味。
今年温网,袁悦资格赛第3轮不敌美国球员哈里森,第6次冲击大满贯正赛无果。但之后由于王欣瑜退赛,袁悦最后时刻以幸运失败者身份递补进入女单正赛签表。
接到裁判长替补参赛的电话时,袁悦点了份意面还没开始吃,留给她只有20多分钟准备时间。与其他三个大满贯赛不同,温网资格赛和正赛并不在同一个球场,从未打过温网正赛的袁悦不清楚比赛流程,挂掉电话后便直奔8号球场,而裁判此时却一直在球员候场处找她。
仓促上场,对手又是20号种子阿尼西莫娃,袁悦很快就以3比6、4比6告负。生涯首场大满贯正赛只持续了67分钟,袁悦还没好好体验就结束了,连紧张的时间都没有。
大满贯初体验并不算完美,好在两个多月后的美网都给补上了。从资格赛打起,袁悦在美网连胜5场,一路打进女单32强。第3轮,袁悦碰上了8号种子、东道主球员佩古拉,这是她第一次跟TOP10球员交手。
比赛被安排在阿瑟·阿什中央球场,这座能容纳2万多人的球场堪称网坛圣殿之一。上场前,袁悦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有一种要上台表演的感觉,她站在那里直乐。佩古拉好奇地问起原因,袁悦说“因为是第一次呀”。佩古拉也笑了起来,“我也是第一次,在阿瑟·阿什球场打球非常难。”
2比6丢掉首盘后,袁悦次盘尽管7比6(6)将比分扳平,但决胜盘仍被佩古拉打了一个6比0。这一盘,也让袁悦看到了与顶尖球员间的差距。“以前很少跟她们交手,其实不是很少,是没有打过。”这之前,袁悦没有太多机会跟高排名球员碰面,对她们的了解多局限于电视转播或者现场观赛,“(看比赛)跟真的站在她们对面打,差别还是很大的。”
随着排名提升,袁悦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跟高排名球员多交手,这样至少心态上能好一些,场上也不会慌。而要想跟她们抗衡,袁悦的体能、对抗能力和板数都要上去,这需要在每一天的训练中慢慢提升。
不过即便世界排名进了前100位,大满贯打到32强,袁悦至今还没有固定赞助商。美网期间,袁悦透露她的球衣是从王蔷那里蹭来的。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袁悦透露目前有赞助找到她,但暂时还没有遇到特别合适的,“都没关系,不要慌,以后成绩好了会有很多的。”
独自旅行参赛,机票酒店都得自己订
2021年10月2日,结束全运会的袁悦辗转前往美国和欧洲参赛。一开始,袁悦还会统计到过哪些国家,但之后经常一周换一个国家,时间太长便记不清了。
由于家庭原因,袁悦的教练杨楠无法全年陪她参赛。很多时候,袁悦需要一个人旅行,订酒店、订机票、查路线都要自己来。
在欧洲参赛,袁悦最常坐的交通工具是欧铁,便宜又方便。但时间长了,难免出现“人在囧途”的情况。去年11月在意大利,袁悦就碰上过一次到站却下不了车的情况。“那一站就停3分钟,我行李又多,拎着箱子跑了两三节车厢,几个门都是坏的,跟我同站下车的一个乘客都急哭了。”
旅行中一段意外的小插曲,打乱了袁悦的既定计划,坐过站后只能重新换票再返回去。“其实只是晚了一点,你还是会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只要目标不变就好。”在袁悦看来,哪怕走错路、路很远,但只要往前走就一定能到,尽管可能慢了一点。
一个人旅行,累是累了点,但也磨炼了袁悦,生活中、球场上都更有耐心。“生活中的这些困难,远比在球场上的困难要多。”袁悦认为,这些困难都能克服,到了球场上自然会更有勇气。
职业球员外出参赛装备都不少,有4件行李是袁悦的标配。首先是一个重量经常超过20公斤的大箱子,主要作用是保护球拍托运时不会损伤。同时,袁悦还有一个12支装的大球包,主要装一些比赛装备。另外,袁悦随身还会带一个登机箱和双肩包。
即便大包小包,袁悦的行李还是只能压缩再压缩。她喜欢画画,却没法带上专业的美术用具。小时候,袁悦学过一段时间素描,这一习惯保持至今。不忙的时候,袁悦仍会抽空来画画,在繁重的训练、比赛中找寻一些平静。与很多球员五六岁就练习网球不同,袁悦直到10岁才开始接触网球。如果不打网球,能歌善舞的她很可能就往文艺路线上发展了。
职业球员,大多有着一颗强烈追求胜负的心,从容、淡泊的袁悦有些例外,她都有些意外这好像不应该是一个运动员应有的性格。不疾不徐的袁悦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她会大大方方承认别人比她优秀,也会说她从不是同龄人中最好的一个,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就算你做得再好,一定会有人比你优秀的。就算你做得再差,一定也会比一些人优秀。”
偶像费德勒退役那天,写了800字小作文
对袁悦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偶像费德勒退役了。9月15日,费德勒宣布退役当天,袁悦写了一篇《致我的偶像——罗杰·费德勒》的小作文,800多字句句肺腑。
谈及费德勒的影响,袁悦笑着说,她是一个比较肤浅的人,跟很多“奶粉”一样,喜欢费德勒只是单纯的因为他打球很帅。不过作为一名职业球员,袁悦还是会关注到费德勒发球、正手、网前等技术环节,她也想学,但就是学不会,“从费德勒身上,哪儿那么容易学到东西。就感觉他的网球跟我们普通人的网球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袁悦曾试着用费德勒同样的动作去击球,尽管动作相仿,但打出来的球不是那个效果。
退役前很长时间,费德勒因伤一直远离球场。袁悦曾想过,等费德勒哪天复出时,跋山涉水也要买票去看他的比赛。但直到费德勒退役,袁悦都没机会现场看过他的比赛,一来时间总对不上,另外一个原因是费德勒的球票太贵了。有一年在美网打青少年比赛,袁悦曾有机会去看费德勒比赛,但当时官方渠道已经买不到票,黄牛票又贵太多。
前几天,费德勒到东京参加商业活动,袁悦还在想如果晚一周回国,顺便去日本打比赛的话,没准还有机会见到他。不过,她随即又感叹道,“表演赛跟正式比赛差别还是挺大的。”
费德勒在东京打表演赛时,袁悦正在北京入境隔离,等着回家与父母团聚。在外漂泊400多天,袁悦跟家里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尤其一个人旅行时,袁悦不管什么时候到酒店,都会第一时间给父母发个信息,“他们也总是秒回,不管隔着多少个时差。”
只是跟往年一样,职业网球选手的假期并不长。“隔离8天,回到家可能歇个两三天就要开始训练了。”袁悦回家后想跟父母好好待一待,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这些最稀松平常的事情,其实是最宝贵的。”
隔离期间没法打球,体能训练也受限,袁悦希望赶紧把状态找回来。短暂的冬歇期后,袁悦计划提前一周去澳洲备战新赛季。不出意外,袁悦的2023赛季将从堪培拉开启。
关于新赛季,袁悦并未设定明确的目标,只要比今年好就行。她说,进步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今年有起伏,明年可能也还会有,踏实走好每一步就行,“做好每天应该做的,结果让它自然发生吧。”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禧诺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