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2021欧洲杯如何押注(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记者 丁世海 安臻
在云南,背篓是再常见不过的工具,干活,装货、下农田,当地人就经常背起了背篓。
然而,有一个孩子却背着背篓走到了网球场,走到了全国赛场,甚至“背”回了冠军奖杯
他是王发,一个14岁的云南佤族少年,更是一名冠军。
他的故事已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王发,一名佤族少年,家住云南沧源县芒回村。2016年,因出色的运动天赋,他第一次走出大山,接受网球训练。今年夏天,他夺得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U14组男单冠军。赛后,他背起装着球拍和网球的小背篓,这一幕让无数网友记住了这个“背篓少年”。
很多人记住了王发,不只是背篓装球拍的独特风格,还有他从大山走上全国的奋斗历程,让人看到这个少年身上自强、阳光、向上的生长力。
王发出生长大在云南临沧市沧源县,抬眼望去,都是飘在云雾间的重重大山。
王发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三个孩子,他排老大,自然成为主要劳动力。比现在更瘦小的身板,也常背起背篓,去种地、喂猪。8岁前,他没离开过沧源县,只会说佤语,更不知道什么是网球。
直到他遇到张晓洪,那个他称为“教练”的人,也是将他带出大山的人。自从,王发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农村少年,能走进有富人象征的网球的世界,本是一个奇迹。
张晓洪培养王发是出于一个公益项目,选拔苗子进行培养。
2016年,张晓洪带领他选秀的10个孩子走出沧源县,这时候王发8岁。王发和队友们来到了张晓洪的野象俱乐部进行训练,每天打墙,一天挥拍七八千次。
作为一个公益项目,王发和队友们不用缴费。俱乐部的比赛收入和赞助主要用在了日常运营上。
听说了他们的故事,日照安泰网球俱乐部邀请了野象俱乐部来日照集训,场地、器械、食宿都免费提供。
与王发一起来到日照安泰网球公园训练的,共有23个孩子,有的和王发年龄差不多大,有的只有六七岁。他们大多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
“这里训练的球场很多,很漂亮,室内室外都有,比我们那里多五六倍。这里还有大海,日照的气候、居住环境也很舒适,让我们适应得很快。”谈到在日照的集训,王发这样说。
这一次,王发6岁的弟弟王艺也跟着王发一块,走出大山来到了日照。
个子小小的王艺拿着半身高的网球拍,在教练的辅助下熟练地对墙击球。当记者问到王艺,来打网球高不高兴,王艺的脸上绽开着大大的笑容,用力点了点头。
王发告诉记者,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三年后的全运会,希望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背篓少年”的背后,是这群来自大山处的少数民族少年逐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