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诛仙焦点娱乐跨服解析(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让我们在疼痛中,再次确认归属感。
中国疫情基本稳定,从3月25日零点起,除武汉外整个湖北省已经解封。
4月8日,武汉也将恢复正常通行。
但是中国之外的疫情,一发不可收拾。
3月26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高达46万。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想谈谈疫情至今,内心的一些认知和感受。
我们的制度或许不是完美的,但却是优越的。
长期以来,我们承受了太多偏见和诋毁,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会陷入自我怀疑,觉得西方的月亮更圆,空气更甜,人民更高贵。
但伴随这场疫情的全球爆发,我们一边承受“中国病毒”的污名化嘲讽,一边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集中力量办大事,群防群治战病毒,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补救,及时控制住疫情。同时也出台了免费救治等政策,给不幸感染者兜底。
▲武汉方舱医院
如今,疫情波及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感染40多万人。
东京奥运会也要推迟一年举办,美国确诊人数已超过12万,极有可能成为这场疫战的下一个“震中”。
虽然,当初中国最艰难时,在报纸上、电视上、外交辞令上,丑化打压中国疫情的那些国家,扯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大旗,不断围攻中国。
但如今,看到别的国家不幸沦陷,没有痊愈的中国,不计前嫌,伸出援手,集中人力,再次出征。
身为中国人,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真相:
我们的制度或许并不是完美的,但的确是有优越性的。
我们的救治方法不是无可挑剔的,但的确是无法复制的。
我们的人民不是低等的,而是最好的。
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三观正、文章好,在意大利留学,如今仍禁足在意大利疫情重灾区——艾米莉亚大区首府博洛尼亚市。
据他所见所闻,意大利疫情这么严重,但公交还在运行,酒店还在聚会,戴口罩的人还不是很多,不听政府指令偷偷溜出家门乱逛的,大有人在。
要知道,意大利如今确诊人数已超9万,每天确诊人数都以五六千计,死亡高达10023例。
不仅是意大利。
就在今天,西班牙有位一线医生,看到本国居民到处聚会,牵着狗四处溜达,而她已经连续工作10个小时没有休息时,忍不住在镜头前恸哭,呼吁全国人民:
“灾难来了,求求你们不要外出了。”
▲西班牙医生大哭
暂且不论东西方生死观的差异,就从流行病传播的角度来说,每个暴露外出的人,就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病毒培养箱,不仅关乎个人生死,而且关乎家人、同胞,同时也为本就不堪重负的医疗资源增加了压力。
在这一点上,再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如此血脉相连,如此团结一致。
不管是我们老家村里的父老乡亲,还是我们城里居住的小区居民,在政府一声令下后,都乖乖待在家里。
听话,当然不代表高级。
但在疫情面前,能认清大势,服从指挥和命令,不给病毒传染的机会,足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武汉医生宁愿在车上过夜,也不愿增加传染风险
不过春节,放弃社交,不做生意,冲上一线,心甘情愿陪这个国和更多家,一起挺过劫难。
这就是中国人的群像。
我们能在三个月内控制住疫情,开始复工生产,并第一时间向他国和友邦提供支援,靠的就是最好、最明理、最顾全大局的中国人。
数百年来,是谁嘲笑我们?
请看今朝,埋头苦干,胸怀天下,最好的人民正绘就最美蓝图。
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所以才这么慈悲。
直到今天,新冠病毒到底起源何处,科学界也无定论。
一开始,疫情在中国爆发时,我们反思自己,认为罪魁祸首是滥食野生动物,一边忍痛抗疫,一边完善法规,坚决戒掉这个陋习。
我们从不转嫁危机,也从不坐以待毙。
后来,日本科学界有人发声,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病毒或许来自美国。
前几天,意大利的病毒专家说,多家医院反馈的消息是,早在2019年11月份,意大利就有了新冠肺炎患者。
而不久前的美国高层听证会上,美国人自己也说,2019年秋爆发的美国大流感,一万多名逝者中,有人被检测出新冠肺炎。
现如今,因疫情陷入危机的美国政府,为转嫁政治经济危机,张口闭口“中国病毒”,甚至有美国律所提出要中国赔偿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特朗普特意将“新冠病毒”,改成“中国病毒”
诋毁和压力面前,伤痛未愈的中国,依然派出一支支救援队,奔赴那些医疗脆弱、感染严重的国家和地区。
同时带去的,还有中国人加班加点生产的防护服、口罩和药品。
我们的国宝级专家——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很多人,顶着黑眼圈,仍抖擞精神,开视频会议,和多国专家分享经验和教训。
而我们国家的人民,纷纷为爆发疫情的国家加油打气:“挺住啊,一定会好起来的......”
▲有一种援助,叫中国援助
从个体到群体,从百姓到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处处都流淌着善意、温暖和慈悲。
哪怕,某些如今有求于我们的国家,之前还嘲笑过我们,联合别的国家欺负过我们,我们也暂且将恩怨放一边。
中国人不记仇吗?中国人太好欺负吗?
不是的。
是遭受过太多苦难,历经过太多欺凌,承受了太多不公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仁爱公道、豁达宽厚、天下为公的内核,始终都在。
或者说,正是因为有过太多不幸,中国人才对这个地球上的所有不幸,都感同身受。
是这场疫情,让我们更懂得:
中华民族的集体气质里,最迷人的部分,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更是乐善好施、慈悲为怀。
我们的国家要直面问题,从不放弃。
▲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不管是2003年的SARS,还是如今的新冠肺炎,在救治患者这一块儿,国家始终秉持的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
今天,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境外输入病例又不断增加,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达到693例。
好多人都说:
“国内经过两个多月的煎熬,好不容易控制住了,为啥不关闭国门,别再给疫情反扑的机会?”
在法国留学,辗转多国才回到中国的一个武汉医护人员的孩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每个留学生背后,都有牵挂他的家人朋友。我们不是被标签化、符号化的“富二代”“纨绔子弟”,我们是普普通通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想在最危险的时候,回到祖国和妈妈的怀抱,这是我们软弱也真实的人性。 ”▲归国留学生在机场
疫情最严重时,国外华人和海外留学生,曾想方设法寄物资回来,帮祖国渡过难关。
如今中国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我们怎么能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他们也是祖国的孩子,也是谁家的儿女,他们大部分人明事理也守规矩。
当其他国家,为了自保,纷纷选择关闭国门时,中国仍对境外同胞敞开怀抱。
这看似优柔寡断。
但如果你理解了自家母亲的心,你就能读懂此刻的中国。
我们的科学家是国宝功臣,当被长情厚待。
前天看新闻时,读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故事。
这位在中医药研究上倾注毕生心血的71岁老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赶赴武汉,来到一线。
▲张伯礼院士
2月15日,他胆囊炎发作,拖了几天后还是动了手术,医生让他卧床休息,他躺了一个星期就出院,再次投入到抗疫一线。
他说,那么多医护人员都在和时间赛跑,他无法心安理得地养病。
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84岁的钟南山院士拿着那张广州开往武汉的无座车票,坐在高铁餐车内闭目养神的样子。
看到了72岁的李兰娟院士脱下防护服后,微笑的脸庞上那道深深的勒痕。
我们也看到,在人群中发声的张文宏主任,每一次出现都顶着黑眼圈,侃侃而谈......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的无座票
危急关头,方显英雄本色。
大灾之下,可见国士无双。
我们要感谢这一群又一群具有专业精神和悲悯情怀的英雄们,他们不仅挽救了一个民族,而且重塑了一代人的三观:
强大而无畏的中国,不可能建立在泡沫和娱乐之上,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这样的实干家。
作为中国人,在劫后余生里,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生活的这个国家、诞生的这个民族、身处的这个群体、遇见的那些英雄,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和认知。
这场伴随逝去和牺牲的灾难,带给了中国人太多惊慌和眼泪,也让我们在疼痛中,再次确认了归属感。
鲁迅先生说: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她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敬可爱的同胞。
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信,因为我们的民族正以更强大慈悲的样子以德取信。
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实干,因为我们相信只有一代又一代国人立起来,中国才能长盛不衰。
面相,是一个人的风水
其实,说一个人面相好,并不一定指这个人有多么漂亮。
不需浓妆艳抹、珠光宝气,但脸上一定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民国时期的宋庆龄就是一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
很多人对她的印象都是面目柔和,性情温良。
据说,在会见客人时,她总是穿着一件素雅合身的旗袍,脑后挽着传统的中国式发髻。
没有眉笔,她就用烧过的火柴棍画眉,让自己的面容更有神采,更加端庄。
没有华丽的装饰和多余的脂粉气,她常常嘴角带笑,显得容色柔和,十分美丽大方。
美国记者安娜在回忆起宋庆龄时这样说道:
“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是我在世界任何地方认识的最温柔、最高雅的人。她身材纤细,穿着洁净的旗袍,善良而且端庄。”宋庆龄几十年如一日的干净优雅,也让全世界的人都领略到了中国女性的魅力,几乎所有人都对她尊重有加。
一个人的面容,往往是他内心世界的表达。
而随着面容的改变,周围的气场,甚至是命运都会受到影响。
曾在知乎里看到一位网友讲述自己的经历:
她小的时候曾经受到了家庭变故的影响,那时的自己心中充满了怨恨,所以脸型慢慢变得瘦长,脸色灰败,五官纠结。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面貌,身边的同学都不敢接近她,她的身边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总是形单影只。
后来上了大学,她接触到了心理学,便慢慢开始试着和自己和解。
她发现,自己的五官竟开始慢慢变得柔软、明媚,性情也开始变得温和起来。
渐渐地,来亲近她的人多了起来,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一个人的面相,就是她的风水。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干净温柔的面容常常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总会觉得心神安定,如沐春风。
久而久之,他身边的气场也会随之变得柔和,美好的事物也会被吸引而来。
美好的面相,是一种福报
俗话说: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从一个人的面相中,往往也可以窥见他生活的样子。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小区里住着两位奶奶。
一位总是慈眉善目,而另一位却凶神恶煞。
听父母讲,那位慈眉善目的奶奶,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柔和开朗的姑娘,每次见到她,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结婚后,他们夫妻二人也很恩爱,相敬如宾几十年,几乎从没吵过架、红过脸。
如今,岁月流逝,她的脸上虽然有皱纹,但目光仍然温柔沉静,嘴角也时常带着笑意,看起来反倒比实际年龄还年轻几岁。
而另一位奶奶,年轻的时候曾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人,但她的性格却有些暴躁。
嫁人之后,邻居们经常能听到她对丈夫的各种埋怨、责骂。每次遇到她,几乎都是一副眉头紧锁,嘴角向下撇,目光凌厉的模样。
十几年过去,这些情绪都堆积在了她的脸上,原本美丽的容颜,如今看起来却有了几分凶狠,小区里的孩子们都不愿与她亲近。
《礼记》里有这样一段话:
“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大概意思是:
一个人内心充满爱,所以待人和气。因为待人和气,与大家相处和谐融洽,所以每天都会感觉到开心、愉快。每一天都是面带笑容,长此以往就会有美丽的容貌。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物理长相”会随着他的“精神长相”慢慢变化,美丽的容颜往往来自于柔和的性情。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一个面相好的女人,因为“美貌”有的时候也是一种福报。
叔本华曾说:
“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命运特征。”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出生时父母给予的容貌,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心灵的成熟,体现在我们脸上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思想的沉淀。
不论是当下的心境,或是过往的岁月,都会镌刻在你的眼角眉梢。
如果一个人内心中存放的是善良、温和、宽厚,那么他看起来一定是眉眼舒展,嘴角带笑,目光和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福相”。
反之,如果一个人内心中存放的是狭隘、凶狠、嫉妒,那么他看起来一定是眉头紧皱、目光阴翳、面目可憎,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凶相”。
我辈不再妄自菲薄,我辈应该自信自立。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Ian Johnson,在反思疫情下西方诸国纷纷沦陷时说:
“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政治体制充满成见,让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做法,也低估了这些做法给他们国家带来的价值和意义。”说得太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