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杏宇彩票app(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很多读者向笔者来信提出这样的困惑:我学了十多年的英文,为什么还是读不大懂英文文章呢?这个问题应该能反映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窘况。这背后的症结何在?下面笔者从背景经历、语言知识和语篇逻辑三方面对此略作探讨。
背景经历
我们先来看看考研英语阅读文章的一个句子。
Stratford-on-Avon, as we all know, has only one industry—William Shakespeare—but there are two distinctly separate and increasingly hostile branches.
请问,你刚才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下面这几个词组时是不是这样反应的:
Stratford-on-Avon:咦,这是什么鬼?不懂!(或许还会有读者把Stratford误读成了Stanford [斯坦福]。)
as we all know:嗯,这个我知道,是“众所周知”的意思。
has only one industry:这个简单,意思是“只有一个工业”。
William Shakespeare:这我知道,是指莎士比亚。
distinctly separate and increasingly hostile branches:这一长串单词有点不确定啥意思了,开始有点小纠结了。
下面笔者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读这个句子的心理过程。
读到Stratford-on-Avon时,笔者想:“哦,这不就是莎士比亚的故乡嘛,我去过这个地方。”Stratford是英国中部的一个小镇,靠近埃文河(即Avon),因为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和埋葬地而著名(a town in central England on the River Avon; birthplace and burial place of William Shakespeare),下图的房子就是莎士比亚的故居。
因此,这个小镇每年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旅游业是该镇的一个支柱产业。这就是为什么下文说“has only one industry—William Shakespeare”,只有一个产业,那就是经营与莎士比亚相关的旅游业。因此,若把这里的industry理解成“工业”,就不对了。
因为具有这样的旅行经历,笔者看到Stratford-on-Avon这组文字符号时,就能够立即从脑海中提取以往的生活经历,准确地理解这个专有名词的含义,能够把Stratford-on-Avon与下文的William Shakespeare联系起来,并准确理解“has only one industry—William Shakespeare”这部分内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如果有与英文文章相关的背景经历,那么文章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也就是说,你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相关的知识背景会帮助你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语言知识
以上笔者是凭借自己的背景经历从“信息内容”的方面来解读Stratford-on-Avon这个短语的。
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觉得这有点不公平,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都去过这个小镇。那么,现在笔者就换个视角来解读Stratford-on-Avon,从“语言知识”的角度来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凭借对介词on的语义和用法的掌握,笔者也能准确地理解这个短语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图片。
这是一条海岸(coast)。当我们汉语里说“海岸边”时,既可以指靠近陆地的这一边,也可以指靠近海水的这一边。也就是说,汉语里的“海岸边”是有歧义的,分不清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水里。但是,英文可以明确区分:陆地这边的“海岸边”英文是on the coast,海水里的“海岸边”英文是off the coast。请比较。
1. a. He lived on the coast.
他住在海岸边。
b. The boat was anchored off the coast.
船停泊在海岸边。
这里b句中船与海岸的位置关系就是off the coast,如果需要具体说明离海岸多远,比如距离海岸两公里,就可以说成two kilometers off the coast。
上述表达方式同样适用于河流的岸边。据此,当笔者读到Stratford-on-Avon时就可以推断,这里的Avon是指一条河流,然后用on表示临近河流的陆地区域,即河畔。这个小镇的名字叫Stratford,音译成“斯特拉特福德”,而Stratford-on-Avon就可译成“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小镇”。这是从语言角度来对这个地名进行解析。由此可见,深厚的语言基本功是正确解读英语信息的关键。你即使没有相关的背景经历,只要有强大的语言功底,也能读出很多信息。
简单来说,语言知识主要包括两方面: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如果一个句子里的单词都认识,但还是不懂句子意思,这就是语法知识问题。在阅读文章中,读者会遇到大量的长难句,这些句子包含了生词以及复杂的句式结构,需要我们有强大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作为理解的保证。
词汇和语法还有一个差别,那就是笔者常说的:“对于生词,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但对于语法,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由于学习者没有相关的语法知识却不自知,这就容易导致误读英语句子意思的现象发生,而且误读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浑然不觉。比如下面这组例句。
2. a. Stratford-on-Avon, as we all know, has only one industry.
b. Stratford-on-Avon as we all know it has only one industry.
这里的a句摘自文章开头的句子,而b句则是对a句稍作修改得到的,具体来说,是在a句的as we all know后面加了it。这一修改使得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不同(注:在本栏目笔者曾经讨论过as we know与as we know it的区别,此处不再赘述,可参见本刊2012年9月号或是本栏目的结集图书《英语语法新思维——语法难点妙解》)。这显然就不再是词汇问题,而是句法问题,是英文的思维逻辑问题。
语篇逻辑
强大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保证我们精准地理解单句的意思,但是对于阅读英文文章来说,我们还要关注整个文章的语篇逻辑。
具体来说,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句层面,而是要把单句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它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单句不仅有自己的字面意思,还有在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比如,汉语一句“外面下雨了”,我们可以根据语境解读出无数的言外之意来(比如可以是“赶紧收衣服啊”“给你妈送把伞去”等等)。对于英文,同样如此,我们需要在上下文语境中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要搞清楚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论点与论据,区分文章作者的观点和作者转述别人的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方式以及文章脉络的起承转合等等。总之,要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也就是笔者标题中所说的语篇逻辑。
站在这个角度来读英文文章,我们就不能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要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交流,对作者的文章内容要进行预测、判断、评价、总结等。现在我们再回头看本文开头的句子。
Stratford-on-Avon, as we all know, has only one industry—William Shakespeare—but there are two distinctly separate and increasingly hostile branches.
单看这句话,它的大意是:“众所周知,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小镇只有一个产业,那就是经营莎士比亚。但是,这个产业现有两个泾渭分明且日益敌对的派别。”从语篇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仅满足于理解这个句子本身的意思,而是要积极思考和预测。比如,看完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向作者提出下面两个问题:
1. What are the two branches? (这两派都是谁?)
2. Why are they becoming increasingly hostile to each other? (这两派之间为什么越来越敌对?)
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继续往下读。
①Stratford-on-Avon, as we all know, has only one industry—William Shakespeare—but there are two distinctly separate and increasingly hostile branches.
②There is the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RSC), which presents superb productions of the plays at the Shakespeare Memorial Theatre on the Avon.
③And there are the townsfolk who largely live off the tourists who come, not to see the plays, but to look at Anne Hathaway’s Cottage, Shakespeare’s birthplace and the other sights.
我们看到,这一段的第②句和第③句立即回答了这敌对的双方:一方是皇家莎士比亚公司(RSC),它在埃文河畔的莎士比亚纪念剧院上演经典的莎翁剧目;另一方则是基本上靠游客来谋生的当地居民。游客们来到镇上,不是为看戏,而是为了参观安妮·海瑟薇(莎士比亚的妻子)的小屋、莎士比亚出生地以及其他景点。
至此,作者只是回答了笔者的第一个问题,但还未回答笔者的第二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看文章的第二段。
①The worthy residents of Stratford doubt that the theatre adds a penny to their revenue. ②They frankly dislike the RSC’s actors, them with their long hair and beards and sandals and noisiness.
③It’s all deliciously ironic when you consider that Shakespeare, who earns their living, was himself an actor (with a beard) and did his share of noise-making.
(那些可敬的小镇居民认为该剧院没有给他们增添一丁点儿收入。他们坦言不喜欢皇家莎士比亚公司的演员,这些演员留长发、蓄胡子、穿凉鞋、很吵闹。当你想到为他们提供生计的莎士比亚本人就是个留着胡须也爱吵闹的演员时,这真是个可笑的讽刺。)
第一段只是说了存在两派并且两派之间的关系是敌对的。第二段进一步说明了两派敌对的原因:通过第二段的句①、句②,我们明白了双方为什么互相敌视,原来当地居民认为剧院没有给当地收入做出贡献,同时他们也不喜欢剧院的演员们。这里的句①、句②是作者在转述别人的观点和情感态度;句③是作者通过deliciously ironic (可笑的讽刺)在发表评论,并暗含了自己的情感态度:极具讽刺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莎士比亚当年做演员的时候也是留着胡须并且终日吵闹不堪的。言外之意是,要是莎士比亚在世,难道你们也会如此讨厌他吗?作者对当地居民的嘲讽不言而喻。而对于剧院,作者上文用了superb productions (极好的演出)表达了赞扬。因此,对于敌对双方,作者是比较偏袒剧院这一方的。
综上所述,读懂文章需要我们具备三方面的条件:①相关的背景经历,②深厚的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③把握语篇逻辑的能力。
其中,深厚的语言知识是基础和关键,句间的逻辑关系和篇章的逻辑结构也很重要,而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则会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需要在语言知识方面下功夫,而把握语篇逻辑属于阅读技能的层面,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去训练,才能慢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