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6a房山娱乐网站(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原标题:上学就一定要去学校吗?
从春天到冬天,各地的小朋友都难逃被困在家中的境况,父母居家在办公,孩子宅家上网课。
这个时候,不只是大人在抱怨在家办公效率低下,疫情下的居家网课,对孩子来说更是巨大挑战。 要知道孩子总是精力旺盛,也在于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热衷于探索世界,学校能够给到小朋友的学习氛围和社交环境,是宅家生活无法取代的。
这让我们不免想到王歌老师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一书中讨论的「我为什么必须上学?」这一议题,在书中,她不仅回溯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学习之于人类的意义,提出了「上学就一定要去学校吗」的疑问,更是展开了对未来学校的想象。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内页
今年,我们和知乎图书合作策划的《没大没小的为什么》正式出版后,把家庭亲子哲学启蒙的方法论带入了更多家庭,最近也迎来了加印的好消息。其实,王歌老师在书中讨论的很多问题都在与当下的境况发生共振,我们也鼓励更多父母以这本书为契机,寻找和孩子妥善交流的方式方法,触发亲子共同的独立思考。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
我为什么必须上学?
文|王歌
人为什么要建立学校?小孩子为什么要上学?这的确是个问题。
与时俱进的“上学”
在古代没有学校的时候,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去狩猎、种地、打仗。慢慢地,有些人不必忙于吃饱穿暖,开始有点闲暇,对世界感到惊奇,提出很多刨根问底的问题。为了弄清楚,一些人聚在一起学习讨论,甚至一起生活,建立了学校。
“学校”在古希腊语中是“闲暇”的意思。学校不会有立竿见影的产出,是人类有创意的发明。有人或许觉得,没有学校也一样可以自学,但这样自律的人寥寥无几,也很难持之以恒。
◆ 古代:学习是特权
在古代,知识曾经很隐秘,学习和写字都是王公贵族的特权。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任何人都可以跟他学习,放在今天我们觉得习以为常,但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
有一句众所周知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英文是“knowledge is power”,直译应该译成“知识就是权力”,而从拉丁文看,译成“知识就是潜能”更贴切,因为知识并不直接起作用,而是需要条件来实现。
☆☆☆隋唐科举制度
中国隋唐之前,上学多是通过小作坊式的私塾,有才华的平民要仰仗贵族举荐。始于隋朝、成型于唐朝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给了平民一次公平的机会。知识效力于权力,也会适当规范权力,权力因此不能肆无忌惮地只靠出身、武力和财富。
◆ 19世纪:学习能带来平等机会
有一个绘本《最想做的事》,讲的是美国教育家伯克·华盛顿的童年故事。伯克出生在1850年代一个贫穷的美国黑人家庭,儿时的他,天没亮就要和爸爸、哥哥去小镇里的盐场做工。他渴望上学,却没有机会。他深信书里藏着秘密,请一位给大家读报的人教他识字。当他学会认识字母,能拼写自己名字的时候,他幸福得像接受了洗礼一般。他相信,掌握了阅读,就能把握住自己的梦想了。
《最想做的事》
出身在怎样的环境是偶然的,并不公平,但是学习能带来平等的机会。不仅如此,唯有学习,才能带来真正的精神上的平等。伯克为什么把学会阅读比作洗礼?宗教救赎是来自上帝的恩典,而阅读让人获得了一种自我救赎的可能。
◆ 20世纪初:女性教育困境
我的奶奶是个裹小脚的女人,在她小的时候,女性是不能上学的。但是因为她的父亲是私塾先生——也就是过去私人办学的教书先生,就顺便跟着父亲学会了识字。正因为学会了识字,奶奶的视野没有被她的小脚限制。她能读《红楼梦》,跟我讲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同时也会跟我提及,在山东老家,媳妇不能上桌吃饭的细节。
现如今,义务教育是必须做、不得不做的事。但曾经,女性连上学的权利都争取不到。仅仅一个世纪前,1920年,北京大学初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也要冲破重重阻力。
◆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无法上学的遗憾
我的爸爸妈妈在60年代上中学的时候,被迫停课下乡,去完全陌生的乡村生活和劳动达十年。我的父亲在1977恢复高考再考上大学时,已经是而立之年。当人们无法上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停止公立教育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伤害有多大,需要多少代人来弥补。
上学就一定要去学校吗?
真的一定要上学吗?仅仅因为所有的人都去上学,我们就天然应该去上学?是否可以不去学校,在家上学呢?
我认识几位朋友,因为给孩子找不到满意的学校,就自己办起了学校,不过这毕竟是例外。也有一个老朋友提到:学校教了许多注定无用、注定被遗忘的东西,有的甚至是谬误,日后要花好大力气来纠正。
去学校可能的坏处:
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谅解你的顽皮; 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对你温暖如春; 不是每一门课程都让人提得起兴趣; 还有作业,有压力,有时也无聊; 感到被漠视或者自卑,甚至可能遭遇霸凌; 学习也可能变成马戏团里的杂耍,枯燥单调。去学校可能的好处:
你能碰到让你突然开窍的老师; 读到一本让整个世界发亮的好书; 碰到一两门格外喜欢的课程; 遇到既可以相濡以沫、也可以相忘江湖的好友。学习是一次“冒险”之旅,有的东西貌似了无一用,要慢慢才知道它的妙用。只要能反思,我们就可以不断检验,知识是在捆绑我们,还是在剥除障目的眼罩。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学习一技之长,我们可以谋生;而终生学习,会决定我们是谁。中国儒家传统强调“学以成人”,从物格开始,到意诚心正的人伦修养,从自身到家国,最后成为“为万世开太平”的世界公民。
未来学校的想象
学校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不断在让学校更契合孩子的天性。在今天的芬兰,“语数外理化”等科目被融合在“主题”和“项目”中,学生们一边做项目,一边自己找材料研究,去异想天开,并实践自己的异想天开。未来的学校应该会完全不同。
如果让孩子来设计未来的学校,它会是怎样的呢?
学校没有围墙,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一同选课,没有所谓的开学和毕业时间。
学校提倡真心爱好,可能学到知识,因此不感兴趣的主题可以自主压缩时间。
到乡村去学习植物、园艺和农业,去博物馆上历史课和艺术课,到国外学习外语,到工厂和实验室学习科学。有点像《神奇校车》,有位魔法师般的卷毛老师带你游山玩水,在体验中学习。
文理科和艺术课糅合在一起,比如学习汽车,就将数学、机械、设计、制作模型、销售、参观工厂都纳入课程。
有比游戏还好玩的互动软件,让人对学习上瘾。
学生可以自己选老师,一些老师会是AI机器人,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是兼职,来贡献自己领域的窍门。
老师可以说各种语言,有电子同声传译,不用担心无法交流。
分数也不再重要,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作品,成绩可以是老师对你作品的评论,也可以是作品的共享指数。以上都是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家长和孩子们,你们觉得如何呢?
📖
带着孩子一起尝试探讨问题吧
本公众号刊载内容,如无特别说明。均为LensforKids原创
著作权归其所有,转载或使用请联系后台
点击查看更多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精选内容
▲不要用我们的成年状态,伤害孩子无意识的童年状态
▲你有和孩子认真讨论过问题吗?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新书发布
▲战争、疫情、灾难......你在家会和孩子认真聊吗?
▲想你的时候,天上的星星也亮了
📢
《好朋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