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摩鑫娱乐天5指尖(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
昨天国际乒联公布了最新世界排名,小将樊振东跃升至世界第一位;许昕、林高远、马龙分列第四、五、六名。
很多人想起了一个名字,张继科呢?
排名掉到了第77位的他,招来了一些人的攻击和嘲讽。
这也让众多网友为张继科鸣不平。
总有一些人,就等着能看别人笑话的那一刻,连忙跳出来落井下石。
这样的不堪,已经发生了太多次。
走下神坛就是地狱
——————
很多人只知道张继科很厉害、最近公布了恋情,却不知道这也是命运和他开的玩笑。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国乒队被微博段子捧成网红,张继科也从一个准备退役的老将突然成了800万粉丝的“国民老公”。
当年他状态巅峰的时候,却并未广为人知——23岁,首次出征世乒赛单打就登顶冠军;24岁夺取伦敦奥运金牌,成为男乒历史上继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之后的第四位大满贯;25岁继续卫冕世乒赛冠军;26岁成为国际乒坛三大赛五连冠的历史第一人。
他带伤出征里约奥运会,为中国队赢下男团金牌,虽在男单决赛中惜败队友马龙,但他依然是世界乒坛最接近双满贯的运动员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张继科意气风发
比起上个奥运周期,这几年的网络世界发达了不少。如今运动员在大赛时拿了金牌,为国争光,舆论就会开始对其大肆赞扬歌颂,甚至“封神”,恨不得全体网民都与有荣焉。
可一旦运动员有了伤病或发挥不佳,特别是像乒乓球、体操这样被寄予厚望的体育项目,哪个运动员要是把奖牌丢了,那他们就是千古罪人,要受到口诛笔伐。
脚伤难愈、更换教练、体能逐渐下降……2017年是张继科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年。但面对成绩下滑招致的种种非议,张继科宣布暂不退役,他说,“只有从不上战场的人,才永远不会输”。
2017年4月,伤病缠身的张继科仍取得乒乓球亚锦赛男单季军 / 视觉中国
如今只是小将后来居上,再正常不过的事,却成了网友嘲讽张继科的由头。除了他,遭受过舆论暴力运动员还有很多。
同样是里约奥运会,傅园慧因为可爱率真意外走红,自此一举一动都受到网友热情吹捧。
在2017年7月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上,傅园慧发挥失常,仅获第13名,无缘决赛。
很多网友却翻脸不认人,指责她装疯卖傻、不好好训练,所以才成绩差。
当初吹捧起“人设”的人,反倒要利用这些名头来踩上一脚。他们刻薄刺耳的声音仿佛在说:运动员只能用优秀成绩来讨我们关注,但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任何好处。
去年年底拳王邹市明的眼伤复发,突发性失明。
2017年12月21日,邹市明在妻子搀扶下出现在机场 / 视觉中国
让人想不到的是,许多网友并非首先关注他的眼疾状况,而是以恶毒的言语去攻击谩骂夫妇二人有“作秀”嫌疑:
这样可怖的情形,总能让人回想起十年前的刘翔。
原来时过境迁,舆论环境从未改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为伤病,只能在众人的目光中退赛 / 视觉中国
在参加了超过48场世界级重要田径赛、获得过36次冠军、屡破世界纪录后,随着北京、伦敦奥运会上的两次因伤退赛,多年来还是被骂名缠身,再也没人过问他跟腱断裂的痛苦。
刘翔就是国人习惯性道德绑架的日常中,那个最大的靶子。
众人看比赛看得不爽了,加上心中的不甘和攻击的本性,恨不能勒得刘翔喘不过气来、跪地求原谅才肯善罢甘休。
接受采访时,鲁豫问刘翔,“所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能感受到吗?”
刘翔说,“绝对、充分地感受到。包括很多朋友对你说的话,就说你还行不行,不要硬撑了,不行就退了吧。”
时隔9年刘翔在访谈中谈到退赛,几度哽咽
“唯成绩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偏见如同坚冰一般,它从未被夺金时刻的短暂热闹所融解。
全媒体时代让人们看到更多成绩优秀、个性有趣的“体坛明星”,他们努力为其项目领域提升了关注度、在国际体坛争取到更多声量与尊重,然而在键盘侠口中,却总能成为不专心训练、分心给娱乐圈的表现。
一旦有机可乘,就要大肆挖苦。
等着看笑话是人性之恶
——————
成语“幸灾乐祸”正对应了这种心理。
很多人都会对厉害的同辈或是某方面能力强的人抱有这种情绪,尤其是当厄运发生在这样的人或者某个群体,人们会更加享受坐看他人倒霉的快乐。
正如尼采总结的:幸灾乐祸提供了一种阴暗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是不需要通过竞争去得到的。
无所事事的人靠拿别人痛处消遣来获得快乐,无非是在占情绪的便宜,解决内心无处安放的焦虑。
有一则叫《狐狸与葡萄》的寓言故事。狐狸因为摘不到诱人的葡萄而自我安慰道:“那葡萄是酸的,即便摘到了,也不能吃!”所以放弃了努力摘葡萄,心安理得地去寻其他的食物。
不能正视自己的挫败感,就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的成功,主观盲目地否定别人的努力。
赵丽颖为某品牌录制视频时说了一句英语,被人嘲讽英语口音“土”,甚至有人刻意挖苦,“就没长着一张高级脸”。
名人的种种失败案例放在正常人身上都只是普通概率事件,但由于名人光环,一时落寞就成了别人口诛笔伐的借口。
“自卑情结之父”阿德勒曾这样说,“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一种就是不屑。
与之相伴的是作为补偿机制的,对于优越感的追寻。这种追寻在处理不当上,便会表现为对他人的嘲讽,尤其是比自己优秀人的嘲讽之上。
每一次群嘲都是在群众助力之下的合理化邪恶,每一次群嘲的背后都是有一群不甘平庸却又不愿上进的灵魂。
强者自强
——————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柳宗元这句话,放到今天也不过时。但恶言恶语能压垮人,也能让强大的人更自强。
球星C罗在2017-2018赛季遭遇了诸多不顺,进球的效率低于之前的所有赛季。有人说,“世界最佳球员真的老了,皇马巨星也有走下坡路的一天。”
各种各样的言论席卷而来,有人毫不客气地对比C罗一场场的比赛,印证自己对这位巨星的怀疑。
C罗的姐姐写了一封公开信,细数了C罗从默默无闻成长为一代巨星的坎坷历程。
“这是我想要写给C罗的:12岁来到里斯本时,你眼含热泪充满希望,然而外界说你只是个来自马德拉的毛头小子,他们没想到5年之后你就在葡萄牙体育一队踢球了。
当皇马签下你的时候,他们说这只是为了卖球衣的商业行为,然而你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并且418场比赛打进422球……
当你成为国家队队长时,他们说你没有领袖气质,然而2016年你成为了第一个高举欧洲杯冠军的葡萄牙人。
现在你不能像一个外星人一样一场进好几个球,他们就说你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暮年了。
不过不要当心,当你再次在埃菲尔铁塔上高举奖杯或者打进绝杀进球的时候,你就会看到那些批评你的人目瞪口呆,为你鼓掌,这就是他们。”
2018年4月3日,意大利,17/18欧冠1/4决赛首回合,C罗 / 视觉中国
流言蜚语都只是逞口舌之快,对别人的经历评头论足,抓住一次失误猛烈抨击,似乎会给人带来某种畸形的快感:你看,他又失败了,他根本就没那么厉害嘛!
许多人不愿承认这是种不自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一脸坏笑揪住一个点死死不放,自以为靠言论发泄情绪能让对方知难而退。但与此同时,强者的眼光,正在看向更高的地方,不顾一切砥砺前行。
那里是他们的归宿,是刻薄之人望都望不到的云端之上。
给文章点个赞,让我知道,你力挺真正的强者,给那些只会酸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txs163)
小 新 推 荐
点击封面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中国人为何迷恋数字却学不好数学?
西湖大学成立了,“钱学森之问”破解的日子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