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入百万的草根篮球手
社会断层有时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们起早贪黑、加班熬夜,不少人无奈还是月光族;与此同时,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却可以凭兴趣爱好年入百万,坐拥海量粉丝。
比如在广东东莞、佛山,“搞体育”“打篮球”可不是“没有出息”“吃青春饭”的代名词。因为这里草根球员的职业路径更“多元化”。不仅可以靠打球年收入几十万,甚至近百万,而且线上线下还拥有着过百万的粉丝,所谓“名利双收”。
百万粉丝博主们的篮球生意
好几年前,阿立就成为了一名“篮球网红”。仅在快手APP上,他和小伙伴林坤、头盔等几个朋友的粉丝加起来就已经突破了200万,几乎每一条视频下边都有数万浏览量和密集的点赞、评论,这还不包括微博等社交平台。最开始他们是活跃在微博上,但这两年随着短视频的火爆,他们也在转移阵地,探索更适合分享篮球生活、与粉丝交流篮球技巧的平台。
阿立的快手主页,分享篮球技巧、比赛和生活。ID:2344558
在线下,阿立是个“小老板”。他和小伙伴已经在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建起了篮球训练馆,招收的学员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平时当地人居多,寒暑假也面向全国招生。学员里有本地四五岁的小女孩,也有外省慕名而来的“粉丝”。他们的商业模式,跟内容创业行业里大V们的变现逻辑相似:线上引流,通过线下提供培训服务,以及篮球周边产品的电商生意。
阿立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十五六岁才接触篮球,这注定不太可能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但不妨碍他的篮球梦。2016年开始,阿立放下当时手头的创业项目,和几个朋友在佛山三水区的雅居乐小区里开了这家名为“无界”的篮球训练馆。
相比社交媒体的热闹喧哗,这家“总店”安静很多。训练馆门口写着“为中国篮球”。这个口号跟这家训练馆的门店略显违和。对此,阿立解释:“中国篮球,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职业篮球,更代表了民间草根对篮球的热爱。”没有训练或者球赛时,这些篮球网红们就刷刷快手。采访过程中外面不时传来“网络神曲”。
阿立对现在的状态颇为满意,他说:“以前创业忙的时候都没空打球,现在不仅可以打球,还可以养活家庭和团队,而且家人也不会抱怨我(打篮球)不务正业了。”
谈生意,要在球场上谈
跟佛山相隔了一座广州城,另一座三线城市东莞十年前就被称为“篮球城市”。这种叫法是官方的,坊间关于这个城市和篮球的段子更有趣——
这里工业发达,很多工厂谈生意都是在球场上谈成的。如果供应商能在球场上赢球,签单的概率也会更大;街镇和村子对篮球的投入,每年都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一种说法:“在这里,如果政府领导对篮球说不出一二,很难混进当地圈子。”
大朗男篮队员合照
东莞市大朗镇,是一个缩影。“大朗篮球”在东莞市篮球界是个响当当的招牌,在东莞市篮球联赛甲级男子赛事上,大朗男篮曾创造了“十年九冠”的佳话,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镇级篮协的乡镇。
曾庆鹏是大朗男篮的明星球员。说是“明星”,并不为过。甚至吃个早餐,都有陌生人前来跟他打招呼。“你现在不怎么打了?你从前打的每一场球,得多少分我都记得。春节、企业联赛等等我一场不落。”说这句话的是一位50多岁的阿伯。曾庆鹏说:“在大朗、在东莞这样的球痴太多了。早晨起来必须得打一场篮球,不打不舒服。”
曾庆鹏在体院读书时,就经常来东莞打球。那时候他和同学打一场球的出场费就有几千块,这个价钱在当时甚至可以在东莞买一平米的房子。毕业后他来东莞做了一名体育老师。因为篮球打得好,也加入了大朗篮球队。随着大朗男篮不断创造佳绩,加之曾庆鹏在球场上的精彩表现,他作为功勋球员在当地积攒了不小的名气。直到现在,很多当地人都觉得成为他的徒弟是件很“光荣”的事。
在东莞几乎任何一场篮球比赛都座无虚席
在这个城市,家家都有篮球迷,村村都有篮球场,而且空置率非常低,周末和春节等节假日球场都挤满了人。几年前东莞官方提供的一组数据中便有记录:东莞市登记的各种篮球场地便超过了20000个,其中达到比赛标准的场地近2100个。以中堂镇袁家涌村为例,这个常住人口也就1万左右的村子拥有10个篮球场,其中6个都是灯光球场,而这些球场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只要想打球,吆喝一声便能组个队。也有大批爱好篮球的企业家,不惜重金到全国各地招揽人才。
随便打打球,就不比白领收入少
这种篮球氛围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据《东莞体育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李超的铁杆球迷,从莞城跑步近50公里到广州黄埔区,只为看一场家乡球队——东莞华清男篮的篮球赛。此外,广东的气候也适合民间体育,一年四季都能打球。当然经济原因也非常重要,东莞地处改革开放的广东省,本身商业氛围浓厚,包括政府和企业都愿意自掏腰包去支持球队、球员。
这跟北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反差背后是影南、北方人对于篮球、对体育的不同态度。
曾庆鹏的一个球友来自山东烟台。在那里,打篮球在很多人眼中跟”玩游戏”一样,常被当成“没出息”、“没出路”的代名词。但他来到东莞后,感受到了这里的篮球氛围,便不想走了。而且,在这里打球确实可以赚到钱,一年到头,收入不比一线城市的白领差,几十万不成问题。据了解,球技不错或者名气较大的球员,打一场球的“出场费”甚至可以有万八千块,少的也有几千块。
广东省外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曾光是广东篮联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他2006年本科毕业,但截至目前,他的本科同学已经不足10%从事体育行业了。他说:“如果打不到职业球员,那只有两条路:去做体育老师,或者去开健身房,出路很少。”
究竟是谁出钱养球队和球员呢?其实大都是本地民营企业家,房地产、纺织、外贸……各行各业都有。东莞本地的官员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表示:“本土民营企业家,富而不忘反馈社会,大力投身体育,早期投入建设足球,后又发展篮球,是这种热衷公益的精神推动了东莞篮球和东莞体育的发展。”
其实对于这些民营企业来说,除了热爱之外,篮球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一东莞老板介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并不一定能带来直接的转化,但是对于企业的品牌和名声,也包括在政府的地位也都是很有好处的。很多重要比赛,当地的一把手领导、分管领导都会去现场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曝光机会。”
化解“青春饭”的尴尬
打球,就是青春饭——这在圈里圈外大家都默认。不过在广东的这些二三线城市,机会和出路也更多一些。除了打篮球赚钱外,开篮球训练馆是很多人的选择。
据曾庆鹏介绍,仅大朗镇就至少有六七个篮球训练营。很多训练营甚至会请很多职业明星、外教前来指导训练或打比赛。相对来说,收费也不太贵,一节课100元左右。这种爱好同时还能反哺整个篮球产业。据介绍,不少体校都会来东莞的几所中学进行特招。
如果既有体育相关经验,又有市场的触觉和相关知识,这样的跨界球员前途就更大了。曾光读研究生时期的专业是体育产业。他现在就在四处寻觅这样的“人才”。
曾光过去也打球、做教练。但现在他在做“更大的事情”。他所在的公司是广东篮协的子公司。背靠这样的一个组织,加上曾光和团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资源,他希望和品牌商们进行一些更高级的跨界合作活动。
目前这个公司已经打造了很多知名赛事、对球员进行彻头彻尾的打造。曾光称之为“产品”,回馈给品牌广告商。确实这种“互惠互利”的模式,看上去比东莞这种自发的民营老板的支持也更长久。其实,这些IP产品的打造也正是当下品牌商所需要的。据了解,过去一家知名啤酒品牌花了不少钱请了一名国内一线球员做代言人,但最终效果平平。随着市场上江小白等品牌打开了更多营销方式,也给企业商和赛事运营者很多启发。这家品牌商最近也打算请更多本地球员代言,找到更多小众多元、的IP产品进行冠名。曾光确信:“这条路一定是越走越宽,现在和我们合作的品牌续约率都在90%以上。”而这也无疑给这些民间球员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除了跟品牌商的联动,广东篮联也在和很多本土的IP进行跨界合作。今年《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之时,一部《寻味顺德》在网络上爆红。这些都是曾光的合作伙伴。他说:“我希望通过篮球带动各种各样的文化。” 不止于此,在曾光的设想中体育还可以打通包括酒店等诸多行业。
篮球联赛DJ/MC培训班
思路打开,篮球相关的产业链也越来越细分化和多元化。比如,在篮球比赛场,DJ和MC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曾光就和团队做起了全国首家DJ和MC的培训班。他说:“学员们收费也不高,大概一千多块钱,能让我们基本能够覆盖成本就可以了。更多是希望能够打响知名度。但这些学员毕业后,他们参加一场活动的’出场费’就能达到一两千。”
广东模式,复制全国
草根篮球,或者说民间体育,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纽带。现在不只是广东,包括四川、福建、广西、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间体育生态的搭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受了广东篮协的影响。 在2017赛季省联赛揭幕战上,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也前来出席。他说:“我一直在关注广东省篮球联赛这个民间篮球平台,觉得已经初步成形的’广东模式’非常值得借鉴,推动基层篮球的发展光靠中国篮协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地区的篮协都发动起来,才会有更佳的效应。”
无疑这背后,也给更多城市的草根们带来了更多新鲜、多元的谋生出路和赚钱机会。
不少二三线城市,整体来说发展相对初期,硬件相对较差。阿立也是看中了这样的机会。他说:“去其他省份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球技很厉害的球员在泥土地的篮球上打球,但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助威。”所以他也打算从广东出发,把训练营的扩张到南京、合肥等城市。他的理由是:相比一线城市,这些地方可能更需要系统的指导,发展空间更大。
本文作者:鲁浩,叁趣创始人,关注品牌营销、商业模式。
曾任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资深财经记者,多年扎根创业投资、新技术及商业报道。
虎Cares
都上一样的班
怎么就你这么秀呢
「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你的职场英雄皮肤
穿上它,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
妙投加油站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24小时发货」职场丧T—逆战北上广,怼死戏精同事和老板#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