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科普一下诛仙跨服娱乐焦点(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今天想闲扯一下药物的需求和供给,这里的需求和供给不是针对单品种。进年仿制药领域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集采了,集采重塑了市场,也改变了供给和需求。我没有经历过集采之前的国内市场,但在别人的描述中,那个时候的市场相对现在来讲的供求关系不太一样。一个品种可以做很多年,可以持续的投入,然后持续的产生回报。
但现在集采后的市场,产品的推广生命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从销售的角度考虑,需要不断的有新品种出来填坑,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变成的消耗品。同时仿制药的供给也发生了改变,伴随着一致性评价而成长起来的仿制药CRO机构让几乎所有项目在技术层面变得可及,需要担心的就是价钱了。
但是从二楼往下看,有推广价值的仿制药供给其实越来越少,或者说作为消耗品现在整个池子是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想要维持住基本盘,需要有新的活水来源。在这里相对应的是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
原来其实me too类创新药未来在供给层面上应该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的那个文件公布之后,叠加PD-1这个me too药物高度内卷的赛道产品商业化落地之后的表现,一下子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me too无用的声浪。
其实从升级的角度出发,一个做仿制药起家的企业,从仿制药到改良型新药/me too类创新药,再到机制类创新药的路径是比较清晰的,跳跃式的发展有可能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温和的理想状态我觉得应该是至少有一部分企业具备了研发me too类药物的基础,然后付诸实践,在激烈的竞争中察觉到要继续升级然后走向源头创新。这个时候me too类药物虽然带来的收益有限,但也具备一定的持续性,可以支撑企业继续转型升级。
但现在这种我觉得渐进式的过渡状态缺失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me too还没搞清楚就发现me too死了,让它搞源头创新难度确实高了些,所以陷入了战略上举步维艰的状态。
而说实话如果未来高质量创新的比重升高的时候,普惠性基础医疗保险和它的适配度也不会很高,说实话没有国内的PD-1扎推就不会有10万以下一年的治疗费用。想要未来真的出现高质量的创新,就要配套相应的支付机制和市场。要接受有些药就是大部分人用不起的现实,或者不大出血用不起。
而指望所谓的出海,其实就是要求企业把未来赌在不可控性过高的海外市场,听听也觉得神奇,想一下未来甲和乙争第一,乙把自己健康的决定权交到甲手上。我总感觉只有在自己的地盘上能活下来,才有可能在别人的地盘上活得更好。在自己家过不下去的人,去到其他人的地盘,腰杆子也硬不起来。
写到一半发现第二批重点监控品种目录出来了,惊喜的是PPI类质子泵抑制剂几乎全员上榜,国产一类新药艾普拉唑幸免于难,搂草打兔子还带上了法莫替丁。伏诺拉生为代表的新一代P-CAB药物要原地起飞了。而烟酰胺这类的第二代神药也可以功成身退了。倍他司汀有点像大冤种,片剂是医保甲类同时也在2018版基药目录,明明是个优等生,结果被注射剂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