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狮子王》不是拍给你看的
上映三天,票房超3亿。真人版《狮子王》的票房表现虽然比不上半月前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但讨论度却不见得比后者低。
观后感中最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无非就是“情怀”“经典”“30岁的小屁孩”,许多原版的影迷甚至在开场第一个镜头和BGM出现时就开始流泪。经典IP重制版的定位,让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同档期电影中自带独特性和关注度。
另一方面,“真人版”的名头也在上映前就引起了议论,因为这部电影一无人出演,二由CG制作而非实拍。
真人版真在哪里?
“真人版”确实不是随便套的,制作团队对此有自己的想法。
尽管这部电影的画面基本都由CG制作而非拍摄,但其制作过程却融合了真人电影的拍摄形式,主创团队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就像真的在现实中拍摄电影。
首先是通过电脑建模,做出虚拟的荣耀国布景和角色形象。接着将数据文件放到VR中,导演、摄影师、场景设计等创作人员在戴上VR眼镜后,便能在片场“畅游”荣耀国大陆,走动、交谈、放置镜头。
图自:videomaker
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像传统拍摄电影一样去调整细节,如光线、运镜、镜头角度等。随后,制作人员再根据这些镜头拍摄的画面来做更加细化的制作工作。
这与传统CG的区别就在于:视觉效果更加直观,主创能很容易地切换视角和注意细节,实现更加丰富的层次感。
与前一部CG动物电影《奇幻森林》相比,《狮子王》的层次感提升肉眼可见,其中几个显著可见的场景就是辛巴捕蝶捕鸟捕一切,能看到大光圈镜头对焦的主体在被捕对象和辛巴的脑袋之间慢慢切换,随之另一个主体被虚化。大光圈浅景深的运用在这部电影中很常见,宏伟风景画面的光线明暗呈现也与摄像机拍摄效果相接近。
《奇幻森林》截图
《狮子王》截图
除了视觉效果,角色本身也非常逼真。
身形骨骼、毛发质感、动作表情……除了会说话这一点,电影中角色几乎全方位拟真,不得不让人感叹制作团队的技术之高。但成也拟真,败也拟真,角色的表情与动物真实表现如出一辙——也就是几乎没有表情。
但因为并没有演员出演,所以连“这批演员都面瘫没演技”的评价都没法说出来。
除此之外,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论还包括剧情设定。
旧瓶装新酒
剧情与原版几乎没有出入,但时长从89分钟扩展为118分钟。多出的这半小时剧情,被制作团队用在了娜娜出走、辛巴和新伙伴快乐生活的场景,以及辛巴的毛发是如何通过生态循环而被狒狒长老发现等,基本都是细节上的补充。
几乎沿用旧剧情,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原版中对冲突和转折的设计都比较简单生硬,如辛巴随着狒狒长老到池塘边照个脸就立马改变心意要回家、老谋深算的刀疤竟然在打架时直接告知辛巴真相等,这些问题都带到了新版中。
1994年,原版动画长片还具有革命性地位,且对于当时还是孩童的观众来说,这些问题都可忽略不计。但是如今的观众可要挑剔多了,近几年来《头脑特工队》《寻梦环游记》《玩具总动员4》等动画,无一不是视觉特效、剧情逻辑、内核深度兼具,和这些电影比起来,《狮子王》的脸谱设定和剧情推进方式确实有些过时。
导演乔恩·费儒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曾表示,“对于使用原版剧情,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但有趣的是,在无形中我们可能做出大量的改变和更新。这其中的尺度很微妙:你绝不想让观众感觉你把个人意志强加在影片之上。我们不希望用力过猛,也不希望割断观众与原版影片间的情怀关联。”
显然,这个项目在制作之前的开发阶段就定位清晰:要套用原版的模板,不能让观众感受到太大差别,这完完全全就是一部面向老粉丝的“经典复刻”作品。
第三方平台上的数据也是如此。大部分电影的受众组成都是20-24岁占主要比例,包括今年迪士尼另外两部经典重制的《小飞象》和《阿拉丁》,以及《千与千寻》《玩具总动员》等。唯有《狮子王》的主要受众人群是25-29岁,且30-34岁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电影,这其实并不多见。
这部电影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给粉漫威和星战的年轻人们看。一早就对它充满期待的,是在90年代就在影院或电视上看过原版的那批老粉丝,如今大部分早已超过30岁。
但如果要说新版就是单纯拍给这群人缅怀童年的,也未免过于小瞧迪士尼的用意。
再度成为10后心中的经典
把经典IP拉出来重复利用,是迪士尼近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小飞象,以及美女与野兽、灰姑娘、阿拉丁等一系列公主电影。但这些电影或多或少都有对原故事的改编,其中角色心性差异最大的可能就是茉莉公主和花木兰,因与时俱进的女权意识而完成传递价值观转变。
《狮子王》也大可以做些细节上的改编,以变得更加符合年轻人审美和成年人心智,比如辛巴通过另一种方式发现真相重塑自信、娜娜拥有更多自主意识而不局限于寻求帮助和打辅助、辛巴看池塘时不出现幻觉浮现父亲的脸……但片方依然选择了简单易理解的原剧情。
导演在新京报的采访中也有特别提到了剧情还原这一点,他表示新片与旧版的传承意义极重大,故事素材的人物原型和角色矛盾可以追溯到《哈姆雷特》甚至更早的文艺作品。
“传承”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文艺作品和神话传说的延续,更在于受众群体的接力换代。
“爸爸当年也是和辛巴一起长大的”,多么温暖,还能创造共同话题。影评题材体现了“传承”“勇敢”“成长”内核,也非常适合作为家长带孩子观看的作品。
当年还是小屁孩如今已成家的那批观众,再重新走进影院看这部儿时经典,必定会带上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和自己的童年记忆在这一作品上有所重叠。
1994年,2D动画长片《狮子王》上映,这在当时是具有技术巅峰地位的一部作品,惊艳了无数80后和90后。但到了今天,2D动画已经难再取悦新一代人的眼睛,而使用CG和VR技术制作的新版,则有可能复制曾经的辉煌,再度成为10后们心目中的“经典”。
想要将儿童们迎进影厅,首先需要高度复刻,让80、90后们因所有经典镜头再现而感动不失望;想要让家长们为度假区门票和辛巴周边产品掏钱包,又需要狮子王这一IP真正深入孩子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