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优秀的篮球写手?他们的风格各有什么特点?
其实看NBA相关的文章,内容分很多种。
如果是要有insider内容的,基本上只能来自于一线跟队记者,道理很简单,他们才算是真正接触NBA这个圈子的人,最有可能拿到insider的内容。当然了,杨毅王猛段冉这几位当年的驻美记者,尤其是在经纪业务上还有与NBA的联系,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渠道的。其他的写手,如果涉及到所谓内幕消息,包括微博上一些自称有source\嗨人朋友\朋友的朋友之类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编的。当然了,驻美记者编的故事也多如牛毛,有很多东西都靠编,这里讲个真实的故事,NBA发的媒体证是分权限的,有的只能在场边媒体席看比赛,有的可以赛前赛后在媒体区采访,有的可以进更衣室……而当年有一个某城市随队记者,搞的媒体证是没有进更衣室权限的,后来经过协调增加了权限,但是在换新证之前,TA一直在写更衣室内采访的“独家”内容,当然啦只有文字版,那你们想想TA是怎么写的……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就是我有一个朋友报道全明星,要写一篇关于名人赛的短篇现场报道,他戴着媒体证到了安检才发现卧槽进不去啊,咱的媒体证没有名人赛的权限,只好赶紧跑回车里打开当地电台边听边写,没错,我的这个朋友就是我。总之呢,前方报道如果单纯只有文字内容的,那其实是有很多无良媒体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所以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记者也都是球迷,是球迷就难免有倾向,我听过看过很多驻美记者夹带私货的事,见怪不怪了。
没有一手资料的写手流派里我个人大致分为几类:1. 张佳玮们 2.考古 3. 一本正经分析赛事 4. 扯淡+干货 5. 数据流 6. 写故事 7. 优质翻译 8. 其他乱七八糟的
因为我认识的优秀写手很多,他们已经有各自的拥趸和阵地,我就不做推荐了,漏了谁都不合适,而且很多朋友都是全能选手,很难归类,我就懒得费这个脑子了。
张佳玮们很好懂,就是张佳玮和他的模仿者们,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我觉得张佳玮这么成功也不是靠混出来的,他有他的风格和水平,这点毋庸置疑,但是盲目崇拜是要不得的,任何一个优秀写手都会有偷懒、犯错的时候,人之常情,所以看文章一定要带着脑子去看,这个不是针对涨工资,确实所有写手不管多优秀,也不可能所有观点都对,哪怕他的论证过程看起来很完美,有意无意地筛选论据这事儿说实话大家都干过,张佳玮也不能幸免。他的模仿者里充斥着许多意识流写手,缺乏底蕴,只会画皮,水平挺低的,说实话,学得再像也基本上是条不归路,没有个人风格是没法出彩的。
考古的内容,属于写起来很累,但是大多数内容只能收到一句“辛苦了”或者“涨姿势了”这样的回复,说白了就是没流量,但是我们做NBA内容的,要想进这个行当考古基本上是必修课,这个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我最早接触考古内容应该就是《灌篮》杂志,大多数人应该也是这样,那些内容你可以翻来覆去读都没问题,增进你对NBA的了解嘛。但是现在基本上考古是没啥人看了,所以写的人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关于欧洲篮球,苏联啊南斯拉夫啥的,会英语都还不够,很多资料要看得懂俄语,你要写德国法国啥的,当然会德语法语就更能挖到珍贵资料,但是爱看的人寥寥无几,希望大家以后看到类似内容,多给一些鼓励和支持。
分析赛事这个是主流,也是大家最爱看的,焦点球队、明星球员的内容,写这个最大的风险就是带着立场吧,容易得罪球迷群体,不带立场吧,感觉这人没态度,墙头草。我个人看这方面文章还真的比较少,不是装逼这种内容我确实更倾向于看英文内容,对于那种吹谁黑谁的内容我个人是没多大兴趣的,我只能说大家是各有千秋吧。我知道很多人喜欢静易墨,我也觉得他综合实力很优秀,不过跟我上面说涨工资的情况一样,不要神话任何一个写手,他们不可能啥都懂,有时候没看比赛偷偷懒分析错了也很正常,不要拿他写的东西当篮球圣经到处贴,谁都有跑火车的时候。
扯淡+干货是我最爱的,这种文风最早得见也是在《灌篮》上面,可以说这是我自己最爱的一种风格,非常难写,不仅要专业知识触角够长,还得旁征博引还能拽回来,不让人讨厌,非常非常非常难写。这类文章不仅对写作者要求高,对读者要求也高,如果频频触及知识盲区或者玩梗过度,缺乏积累的读者就会云里雾里,骂一句“就会装X,什么玩意儿啊”就不看了。
我一直是对纯数据流文章比较没兴趣,但我绝不否认它的价值,甚至我觉得它跟考古一样是你进这个行当必备的能力,当然国内的这些我也没怎么看过,据说有些还要收费还是咋的,但是国外的文章我看了很多,有些也是收费的,在我看比赛比较多的时候,我看一些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跟比赛里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很久以前我自己翻译过一篇数据流文章,是佩贾在黄蜂的时候,数据列来列去居然成了防守尖兵,这个结论我觉得看比赛是不太认可的。其实NBA的成功,数据这块的迪奥炸天功不可没,NBA的数据统计基本上是无所不包的,有很多比所谓高阶数据更高级的数据,都需要花钱才能看,还有很多数据是数据公司只提供给球队的。总的来说,唯数据论是不可取的,当然拿数据打嘴炮确实会比较厉害一点,比“虽然XX确实很厉害但XXX才是我的青春”这种纯嘴炮还是厉害多了,Stats dont lie是没错,但用他的人不一定呀,所以也还是客观看待,千万不要因为能看懂一些叫做‘advanced stats’的低级数据就觉得自己是懂哥了,这玩意儿真的是入门容易,但是进去发现全是大山,很需要沉淀的,当然我还是很支持大家都能培养一点搜集数据的能力,总比湿乎乎那种杠来杠去的吵架方式有意义一点。
故事流就很普遍了,素材来源基本上都是美媒写手的文章内容做翻译和二次创作,也是洗稿的重灾区……球迷当然都爱看故事,就算看比赛也更爱戏剧性的比赛,这是人之常情。我个人也是很喜欢写故事的,其实这个东西并不好写,当然那些美媒写得多的,詹姆斯啊乔丹啊科比(R.I.P)们的故事,基本上照着一本书摘抄就是一篇好稿子了,但是一些没那么多人挖的球星,你可能得付费去买很多年以前的内容,才能看到一些真实的故事,甚至我以前为了写一个球星,上Twitter去私信求证一些事情的真伪,当然不是私生活那种,他也很友善地回复了我。故事要写得好确实不容易,虽然大家都是“资料整合商”(致敬罗老师),但是文笔有时候就决定了读者能不能看得下去。
翻译这块首先向三猎、大海、晨曦等等各位优秀的译者老师致敬,他们都翻译过很多篮球相关的书籍、文章,有时候你看到一些文章都是洗他们的翻译稿……当然这些优秀译者曾经都活跃于虎扑,但是现在我感觉虎扑能把一个新闻翻译明白的人都不多了。翻译的内容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自己曾经也是非常不优秀的译者,篮球这块的稿子,生僻词肯定不会比医学、化学这类专业论文多,但是一些文化和梗方面的东西,真的是非常难啃的,翻译需要耐心,更需要钻研的精神,一篇好的译文难度绝对不亚于写一篇所谓原创文。还是那句话,在看到一篇好的翻译文章时,不要只是划走,或者看看里面有没有能喷的点,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能花钱就花点钱支持一下。
其它的有虎扑KOL写手流,就是那种写些乱七八糟捧自己偶像的文章来吸引一堆球迷捧臭脚唱赞歌的,常见于詹姆斯所在球队的专区。还有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QQ空间等营销号文章,《重磅!雷霆三少火箭再聚首 总冠军再无悬念!》这种虽然烂的不行但是阅读量几十上百万的,曾经我就是好玩帮我朋友一晚上创作了10篇此类文章,就靠拼拼凑凑再胡说八道,就想试试写这种傻X玩意儿是什么感觉,不得不说,取标题要劲爆真的还是挺难的,主要是你得昧着良心,这一点对我来说特别难,体验完以后觉得,虽然这个活儿只要开足马力真的比你上个班挣钱多,但是越过道德的边界的感觉会让你觉得自己一滴都没有了。
然后说说我自己,我是觉得自己现在不算篮球写手的,虽然我高中开始就给大家看过的各种报刊杂志写稿,工作以后干过相关媒体,也写过一些稿子,但是我已经失去了那种写手必备的“牛X劲儿”了,也缺乏耐心去思考、查资料、复盘等等,年轻的时候在虎扑为了跟别人吵架愣是一晚上看了一个系列赛那种劲头已经没有了,甚至我以前用过很多笔名,现在已经想不出新的了……所以现在偶尔在知乎答答题,扯扯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
我自认为我是篮球文章届的王语嫣,因为涉及这行业也算早嘛,虽然后来不怎么看了,但是基本上看一眼文章就知道一个写手段位是青铜还是王者,哪些是干货哪些是胡扯基本上很容易看出来,这些东西很难讲,就是一种感觉,词藻华丽的不一定是烂文章,看起来干货很多的也不一定是好文,基本上还是要跟读者颅内共振一下才有感觉,不好意思开个玩笑。我与许多从70后到00后写手都打过交道,大家虽然水平不同、方向不一,但是大多数都是很有意思的人,爱篮球的人都不会太坏的。
最后,纯粹出于基情给大家推荐【后厂村体工队】(泛体育)、【THU体育科技评论】(体育科技)、【42比6】(仅包含凯尔特人相关内容)这3个公众号吧,是我目前还会主动点开看的体育内容,基本上不会踩雷,该知道的都会告诉你,其它文章基本上都是某些朋友发到群里说“快看这个傻X”,我才会点开看一下……如果这三个号涨了粉,请三位主理老师给我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