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你真的懂羽毛球规则吗?
羽毛球比赛胜负机制,是羽毛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的重要内容。为了检查大家学习、掌握“胜负机制”有关知识的情况,特编集自测练习,供大家自检自测。参考答案附后。
一、填空:
1、除另有规定外,一场比赛应以_________定胜负。
2、除20平和29平外,先得_______的一方胜_______。
3、胜________者,得一分。
4、20平后,______的一方,胜该局。
5、从发球开始至发球结束前,____和____的两脚,都必须____与场地的地面____,不得____。
6、发球时,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___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____应指向下方,球拍应先击中____。
7、发球开始后,发球员必须______挥拍,直至______,发出的球,如果未被拦截,应落在规定的______内,即落在_______或______。
8、发球员应在_______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________,即被视为已作好准备。
9、发球时,_______接到球,属违例。
10、_______,球停在网顶,应判违例。
11、比赛进行中,球触及_____或____、运动员的____或____、场地外____或____,均为违例。
12、比赛进行中,球落在场地______、从_____或______穿过,均属违例。
13、球被_____运动员_____挥拍_______击中,为违例。
14、击球时,球_____在球拍上,紧接着被_______,为违例。
15、比赛进行中,球触及运动员球拍,而___________,为违例。
16、一次击球动作中,球被拍框和拍弦面击中_______。
17、腰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裁判员应宣报“违例”。发球违例时,发球裁判员应宣报_______,裁判员应宣报___________以确认。接发球违例时,应由___________宣报___________。
19、界外,即球未落在_______或_______。
20、自球被发出至死球前的一次或多次连续对击为____,运动员的球拍向前挥动一次为___。
二、是非题(对的画O,错的画×)
1、只有连胜两局者才胜一场比赛。( )
2、开始发球前,在场上不断地兜圈子,迟迟不发球,即为延误发球。 ( )
3、自球被发出至死球前对击中的违例,就是比赛进行中的违例。( )
4、只有击中球,才为“击球”。 ( )
5、发球时,发球员两次“击球”击中一次,应判“违例”。 ( )
6、球从场地外,绕网柱离地面1520毫米处,落入对方界内,应判“违例”。 ( )
7、发球员向后引拍若作停滞后,拍头开始向前连续挥动发球,应判延误发球违例。( )
8、20分平后至30分止的比赛,称为“延伸比赛”。 ( )
9、对方“违例”或球触及对方场区内的地面成死球,则胜一回合。( )
10、不管何时,只要球停在网顶,均不能判违例。( )
11、发球员的球拍头已向前挥动,接发球员突然举手示意没准备好,而迫使发球中断,应判接发球方“延误发球”——“违例”。 ( )
12、发球时,击球点必须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
13、比赛进行中,运动员衣服稍微触及网柱,没有分散对方注意力,可不判违例。( )
14、甲方击球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在甲方这一边,而后球拍随球伸入乙方场区,乙方认为分散了他的注意力,应判甲方违例。( )
15、双打比赛,同方一名运动员在后场击球,另一名非击球运动员不经意中球拍从网上伸过了一点网,因没有影响对方还击,不应判违例。( )
16、球已触及场地界线外地面,但只有当司线员宣判“界外”时起,才能算“死球”。 ( )
17、击球时,脚侵入对方场区,如没有影响对方,不应判违例。( )
18、同一方,因“警告”被两次判“违例”即为“屡犯”。 ( )
19、发球被回击后的对击过程中,某方运动员大声叫喊,故意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此叫喊即为违例。( )
20、因“行为不端”被判“违例”的有三种情况:一是严重违犯“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规定,二是已被“警告”的一方又犯,三是屡犯“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规定。( )
三、单项或多项选择
1、先得30分者胜一局,则该局一定出现过( )。
A.13平
B.20平
C.28平
D.14平
E.29平
2、“延误发球”发生的时间段是( ),“连击违例”发生的时间段是( ),“延误比赛”发生的时间段是( ),“行为不端”发生的时间段是( )。
A.比赛进行中
B.发球时
C.死球期
3、以下情况为合法发球( )。
A.发球员发球时击球后脚触线
B.发球员发球时击球瞬间只有球托低于腰部
C.发球员发球时没有击中球
D.发球员发球时击球瞬间拍杆不很明显地指向下方
E.发球员发球时其同伴故意挡住对方视线
4、以下情况为“死球”( )。
A.球撞网
B.球触及地面
C.裁判员宣报了“重发球”
D.裁判员宣报了某方“违例”
5、一旦发球开始,以下情况为发球结束( )。
A.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
B.发球员的球拍未击中球
6、第一局,20 :19甲领先,乙发高球,甲一记杀球,球落在乙的场区内,此时( )
A.甲胜该回合
B.比赛进行中
C.为界内球
D.乙继续发球
E.一场比赛结束
F.甲胜第一局
G.下一局由乙先发球
7、以下时间段为死球期( )。
A.发球员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至击球的瞬间
B.球被发出至死球
C.死球后至下一次发球开始
8、下列( )为接发球违例。
A.接发球时,球被接发球员的同伴接到
B.发球时接发球员脚触及接发球区的界线
C.发球时发球员击球后,接发球员向前扑球
D .发球员站在右区发球,接发球员站在左区接发球
9、下列错误的有( )。
A.接发球方不可能延误发球 B.发球时未击中球为发球违例 C.21分每球得分制,就是每局比赛,均为先得21分者胜一局。
10、以下( )说法是对的。
A .一分,是羽毛球比赛胜负的最小单位。 B.对方“违例”或球触及对方场区内的地面成死球,即我方胜一回合。 C.甲方得30分才胜了第一局,因此乙方的得分只能是28分。 D.发球时球停在网顶,应判“违例”。 E.比赛进行中,球停在网顶,应判“违例”。
四、问答题
1、什么情况下“行为不端”可以直接判“违例”?
2、判断是否“过网击球”、“侵入场区”、“阻挡”等违例的关键是什么?
3、规则9·1·1中使用了两次“延误发球”,它们的含义一样吗?请阐述理由。
4、请例举三种发球时,“球”违例的情况。
5、单项比赛双打第一局甲21:18胜,第二局20 :11甲领先,乙吊网前,甲放网,乙搓球后未待甲击球就举拍封住网球口,此时裁判员应如何宣判?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三局两胜);2、(21分胜一局);3、(一回合);4、(连续得2分);5、(发球员接发球员有一部份接触移动);6、(整个球球拍杆球托);7、(连续向前将球发出接发球区界线上界线内);8、(接发球员准备好试图接发球);9、(接球员的同伴);10、(发球时);11、(天花板四周墙壁身体衣服其他物体人);12、(界线外网孔网下);13、(同一两次连续两次);14、(停滞拖带抛出);15、(没有向对方场区方向飞行);16、(不属违例或为合法击球);17、(围绕发球员最低筋骨下缘的水平切线);18、(当违例发生时违例发球违例裁判员接发球违例);19、(界线上界线内);20、(回合击球)
二、 是非题
1、(×);2、(×);3、(O);4、(×);5、(O);6、(O);7、(×);8、(O);9、(O);10、(×);11、(O);12、(×);13、(×);14、(×);15、(×);16、(×);17、(O);18、(O);19、(O);20、(O)
三、单项或多项选择
1、(C、E);2、(B)(A)(C)(A、B、C);3、(A、D);4、(B、C、D);5、(A、B);6、(A、C、F);7、(C);8、(A、B、D);9、(A、C);10、(A、B、D)
四、问答题
1、答:运动员严重违犯或屡犯规则16 有关“比赛连续性和行为不端”规定的,即可直接判该运动员“违例”。
2、答:“过网击球”:一注意观察球拍与球的最初的点是否过网,二注意球拍是在击球前过网还是击球后随球过网;如击球点过网了或击球前球拍过网了,即为“过网击球”违例;反之就不能判“过网击球”违例。判断是否“侵入场区” 的关键则是,区别是从网上侵入还是网下侵入,如从网下侵入则要以是否妨碍或分散对方注意为分水岭,构成了“妨碍或分散”的,则判“侵入场区”“违例”,否则就不能判“侵入场区”“违例”。“阻挡”则要抓住,举拍阻挡的意图和时间。若举拍完全是被动的,带有自我保护意图的,如举拍护住头或险等就不应以“阻挡”违例论处。更关键的是举拍的时间,如果是在对方已击球的情况下举拍阻挡,那是合法击球,无可非议;若是在对方未击球的情况下举拍阻挡,则为“阻挡”违例。
3、答:不一样。第一个“延误发球”是指发球和接发球双方,都不能“延误发球”,若“延误发球”应判“违例”。这就是说,接发球方也有“延误发球”违例。“延误发球”违例不是发球方的“专利”。第二个“延误发球”,是专门阐释发球员“延误发球”违例的界定词。遗憾的是,本规则没有对接发球方“延误发球”,作详细、明确的界定。我们只能结合其他条文,去理解有关“接发球方延误发球”的实质含义。首先可以确定,“延误发球”应是发生在“发球时”这一时间段内的违例现象,再对比“发球员延误发球”的阐释条文,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发球时”这一时间段内,接球方任何破坏发球方发球连续性的行为,均应被视为接发球“延误发球”。
4、答:发出的球:一没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二停在网顶,三从网孔穿过,等等。
5、答:宣判乙阻挡违例,并宣报比赛结束、***胜,21:18、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