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校十年路⑥|江华瑶族自治县湖广小学:一校连湘桂,瑶乡书声脆
名片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下称江华县)湖广小学创校于上世纪70年代,地处湘桂交界的湖广同心村。学校由江华县与广西壮族自治州富川瑶族自治县(下称富川县)共同筹资建设,共同管辖,并各派1名教师驻校教学。两省人民共同书写一场关于教育的长期接力。
▲湖广小学校门
故事
山岭连绵,层峦叠嶂,湘桂边界,坐落在山坳之间的江华县湖广小学惬意宁静。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10月15日上午8点,记者循着稚嫩的古诗诵读声入校,蓝天白云下,湖广小学的两排平房相对而立,水泥操场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师高庆周正使用信息化设备,教授古诗。
“几十年来,学校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同行的湖广同心村联合党支部书记程得亮生于斯长于斯,他的儿子及孙子都在湖广小学启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湖广同心村当地有着“一村跨两省(区)、两省(区)辖一村”的说法。两省(区)边界线穿村而过,村里的湖广小学也就烙上了“一校跨两省(区),两省(区)辖一校”的特殊色彩。程得亮说,两省(区)都以实干兴教育,也创造出了“湖广两省共建共管、两籍师生共教共学”的教育奇景。
上世纪70年代,当地瑶胞腾出生产队一间仓库改制成教室,门板刷上漆就是黑板,村里低龄孩子求学于此,解决其上学路程远、山路险的问题;1977年,两省各拨专款450元,划土地、筹物资、献劳力,办起了学校。2010年,湖广村整体易地搬迁至山脚,两省各出资12.5万元易址新建校园;2013年,两地政府又共同筹资60多万元改建湖广小学,校门、围墙、食堂、运动场修葺一新。
从山头至山脚,由旧址到新校,校园不时有新貌,但办好教育的初心不改:两省定期各选派1名公办教师来此任教,为当地低龄学童进行启蒙教育。
高庆周是湖南派出的第8任驻校教师,2016年9月到岗。彼时,江华县正开展教学点合格学校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办学条件。
乘着政策东风,湖广小学原本光秃秃的操场上“入驻”了跳远的沙坑、两个篮球架、两张乒乓球桌,粉刷校舍、改造厕所、新铺绿草坪,绘制文化墙……提质改造后,校园靓了,学生的体育活动也多了起来。他们跟着高庆周开心地打羽毛球、转呼啦圈、跳皮筋。瑶歌、木棒球、押加等瑶族文化的繁花盛开在两省(区)边界线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山里的湖广小学不曾被遗忘。
两省沿袭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为“湖广小学”办学,竭心尽力,绝不拖“后腿”。一方翻新校舍、另一方送设备;你建书屋、我赠校服……湖南、广西双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你追我赶”,各项优惠政策向这所偏远的教学点倾斜。
▲高庆周给学生上课。
2018年,富川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为湖广小学购入2套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大山里的师生打开新的教育视野。
点开软件即刻有海量教学资源,生动的教学场景让知识一目了然,56岁的高庆周使用电脑教学得心应手,他说道,“现在上课,再不用折纸片、数木棍了。”
▲校园内的瑶乡孩子。
湖广小学只开设一二年级,之后孩子们便回到户籍所在省(区)的学校继续求学。近十年来,累计有10余名从湖广小学走出来的瑶乡学生考上大学。
今年7月,江华县教育局与富川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签署了湖广小学合作共建协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两地进行县域教育合作,共同做好“教好”“学好”“管好”的文章,打造民族共同体示范点。
青山似海,碧波涛涛,山坳里的湖广小学如一叶扁舟在湘桂两地人民的共同推动下奋楫扬帆,载着更多的瑶乡学子,走向山外更广阔的天地。
记者手记
架起一座同心桥
董以良
“要是可以一直在这里上学就好了,我们想一直做同学。”湖广小学二年级湖南籍学生程义翔和广西籍学生谭良轩,从幼儿园开始便一直是同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形影不离。明年9月,程义翔和谭良轩将离开湖广小学,分别回到户籍所在省(区)的学校继续学业,两人约定要一直做彼此最好的伙伴。
湖广小学对面便是湖广同心村的活动中心,每天傍晚时分,外出求学的孩子总会聚集于此,玩滑梯、跷跷板,做游戏,最重要的是和曾经的同桌、玩伴再次相聚言欢,分享各自学校的新鲜事。
40多年来,湖广小学的“毕业生”花开两地,湖广同心村的孩子同坐一张凳、同用一张桌、同上一堂课、同吃一锅营养餐,小小的教学点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成长印记。
近十年来,各类教育优惠政策的倾斜,让湖广小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也为它注入了新的内涵。两省(区)边界线上,这所教学点,不仅承载了两地瑶胞的教育期盼,也在两省孩子心中架起了一座同心桥,种下了团结进步的种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唐世日 视频剪辑 龙力)
[编辑:王姚冰 唐嘉骏(实习)]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